面塑實際上是經(jīng)過造型藝術加工后美化了的民間蒸面食品,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間節(jié)日中饋贈、祭祖、喜慶、裝飾的信物和標志,久之,積淀成一種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從塑的角度看,它更是一種高遠的藝術形式。盤子面塑就是擺放在
面塑實際上是經(jīng)過造型藝術加工后美化了的民間蒸面食品,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間節(jié)日中饋贈、祭祖、喜慶、裝飾的信物和標志,久之,積淀成一種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從塑的角度看,它更是一種高遠的藝術形式。盤子面塑就是擺放在盤子神閣內(nèi)用于祭禮的面塑食品,它制作精巧,既有可看的觀賞性,又有可吃的實用性,是藝術性頗高的民間藝術品。
面塑這種藝術品始于何時,至今沒有確切的史料可以證實,但從文化史上看,到了漢代,麥子的地位上升,石磨的產(chǎn)生,使面食成為人們的主食。其時正有了“以干棗、胡桃瓤為心蒸之使訴裂方食”的蒸餅,可算是正宗的面塑祖先了。其后,三國諸葛武侯做人面饅頭以祠神(傳說諸葛班師回蜀時,前遇瀘水,忽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軍隊過不得瀘水。問其故,“此水原有猖神作禍,須用四十九顆人頭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風恬浪靜,更兼連年豐捻。”諸葛亮想,如果要殺四十九顆人頭,必軍心大亂,于是他想了一個好主意,即宰殺四十九匹牛馬,“和面為劑,塑成人頭,內(nèi)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饅頭。”然后將祭物陳放于地,親自臨水而祭,放聲痛哭,極其悲切,情動三軍,無不落淚、孔明巧妙地用“饅頭”代替“人祭”,終于平安地渡過了瀘水,凱歌而還。西晉時,“仰溺俯搏,而彌離于指端,手縈回而交錯”。“膠粘韌筋,膪糕柔澤”之餅食;盛唐時之籠蒸花式食品,“素食童聲部”中對七十多個面人仙女的塑造;五代時做面食花式而揚名的“花糕員外”;宋人《東京夢華錄》所載的清明“子推燕”之盛景,元時借做面羊傳遞情報揭竿起義的記載等等,也都林林總總地從不同的側(cè)面窺出古代面塑之象。
另外,民間傳說與歌謠中有關面花的描述可以為我們提供佐證。相傳,很久以前,皇宮里有個老太仆,待人善良溫和。一天中午,皇子佩劍出來玩耍,正遇泥塑藝人在井邊,皇子讓老藝人爬下當馬騎,老藝人不肯,皇子大怒,隨手撥出佩劍向老人惡狠狠地刺來,老人急忙躲閃,皇子竟跌入井中,這下可把老藝人嚇呆了,這一切正好被好心的太仆看見了。他立即跑到井邊說:“你快走開,一切我來安排。”太仆急忙上朝向皇帝啟奏。皇帝問:“皇子為何落井而亡?”太仆答:“皇子要把老奴當馬騎,老奴不肯,皇子發(fā)怒,撥劍刺奴,失足落井,奴罪該萬死。”皇帝大怒,讓刀斧手押下,次日上午斬首示眾,滿朝文武百官都來替老大仆求情,可皇帝硬是不肯赦免。當夜老藝人和看押太仆的郎中令商議,想了一個萬全妙計。
一夜之間,老藝人用面塑了一個跟太仆一模一樣的頭型,又用蒲草扎了個身子,戴上太仆的帽子,穿上太仆的衣服。第二天上午,兩名郎中令架著太仆的身子,拖出午朝門外,刀斧手把血淋淋的人頭獻上,皇帝一看,果是太仆。晚上三更時,太仆和老藝人各自帶了金銀,在衛(wèi)士的幫助下逃跑了。他們騎著馬,跑到一座古城下,開了一個飯館,用白面蒸了各種模樣的人頭,取名饅首。為了招引顧客,他們在案前現(xiàn)身說法,大講饅首可以贖罪免災,得到吉利,人們聽了紛紛購買,把它作為年節(jié)之日祭祀的祭品。
盤子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對天地諸神的祭祀和祈禱,是追求豐衣足食、萬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體現(xiàn),在造型意識上大都是抽象性的、紋樣性的、理想性的。
棗山是頗為講究的。因為它是作為一種祭物而出現(xiàn)的,人們認為它有著某種超于自我的神秘力量,是人與神的交流橋梁。制作時,把發(fā)好的面搟成三角形,上面鋪一層紅棗,再用面做成盤云、盤龍、盤兔、如意紋樣,間或點綴以蓮理,元寶、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類紋樣,以五谷雜糧點睛鑲鼻,蒸出鍋來,綿軟整實,潔白的面與深紅的棗,五形的糧、豆形成色彩上整體的對比效果。令人值得深思的是棗山上的“蛇盤兔”,有的是蛇兔怒目而對,有的是蛇免和睦相處,反映的則是遠古時代,黃河流域以蛇圖騰和以免圖騰崇拜的兩個民族之間的由開始的對壘到融合過程。
每年春季,盤子活動點的群眾都預先養(yǎng)肥了豬、羊,專供祈于求福者莫獻所需,這大約是古代祀高謀獻“太牢”的遺風,但這種風俗五十年代后少見?,F(xiàn)在盤子點上都用面塑的豬、牛、羊來代替,形象活脫脫的,引人注目。這無疑是一種“太牢”文化現(xiàn)象。所謂“太牢”,即《呂氏春秋?仲春紀》說:“以太牢祀于高謀。”(注:三牲具,曰太牢。)三牲是指牛、羊、豕。就是說,在奠獻品中,這三種動物都具備為“太牢”。民間將面羊、面豬、面牛三者用于求子祈福,便是“太牢”文化?,F(xiàn)在面魚取代了面牛。三牲面塑形制大至三、五斤白面一個,小至三五寸之間,視盤子的大小而定,面羊飽滿挺秀,渾厚博大,極具內(nèi)蘊力;面魚白白胖胖,鮮嫩靈活;面豬稚拙爛漫,耳闊腿短,俯首沉臥。
棗洞洞是個最引人注目的面塑祭品,它是一個由五個面組合而成的長方形體,一個面上又有無數(shù)個云紋卷卷組合而成,且每一個云紋的內(nèi)都插以紅棗,棗洞洞的蓋上插以竹簽,竹簽上又捏有無數(shù)個小雞,形象飽滿,栩栩如生。棗洞洞一般擺放兩個,每一個均顯立體狀,有的甚至做成幾層樓,富麗堂皇,十分壯觀。
此外,尚有石榴、桃子、卷卷等多種面塑供品。
面塑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上出了問題,均會嚴重影響質(zhì)量,甚至必須從頭來。
磨面要選用上好的小麥,講究“隔年麥子頭籮面”,磨面前必須先揀凈混入的草棒、沙土、碎石等雜物,然后用清水溝凈,再把濕麥裝口袋窩幾天,讓干麥均勻的吸足水分,倒出來再細揀一遍,才能上磨。只取頭籮、二籮白面,晾干備用?,F(xiàn)多用七五粉或精粉面。
和面是做面塑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酵大了,饃蒸出來便裂口,而且發(fā)酸;酵小了,饃泛不好,沒棱沒角,看起來不打眼。特別是冬天,發(fā)酵面困難極大,家庭主婦隔一會就得看一遍,整整一夜休想睡覺。
面發(fā)好,開始做面花。請來院中能人巧手幫忙,如果本社內(nèi)沒有巧手,則要跑到別的村社里去請,因為面塑是一個盤子的窗口,它反映著這一方群眾的精神面貌。巧手們圍坐小案板四周,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剪子、鑷子、木梳、廢鋼鋸條、筆帽等,都是他們得心應手的工具,可以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好一件面塑上籠蒸熟,晾涼,再用色彩點染。點染得要色彩艷麗,又要不失面的本色,叫人一看是面做的,才算是上乘佳品。點染好的面花再用細短棍作支撐物,按照構思在大饃上插好,再組合成各種形象。
婦女們對面花很重視,為的就是在稠人廣眾之下一展風采,露露臉面。而那些技術尖子也把做面塑看成是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精神享受。她們無拘無束,感情自然流露,陶醉在藝術享受之中,因而樂此不疲。
盤子面塑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造型生動、色彩鮮艷奪目,民俗氣息濃厚,制作精巧細膩的風格特點。體現(xiàn)著勞動群眾的淳樸意愿,點綴了他們平凡刻板的生活,使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美好而又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