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 俗稱"過年"或"年下",是個最古老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黎明起焚香、擺供、敬神、貼對聯(lián),中午吃餃子,放鞭炮,晚上稱"除夕",全家團聚一起,喝"辭歲酒"。有的青少年歡聚暢談,徹夜不眠守歲。農(nóng)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jié)。這天早晨三、四點鐘,人們就起床,謂之起五更。換上新衣服,家庭主婦擺供、點燭、焚香、叩頭禮拜、祭奠神主,再下水餃,放鞭炮。飯后先拜家中老人,再拜鄰舍長輩,長輩給孩子們壓歲錢(也有三十晚上發(fā)的),并將備好的栗子、核桃、棗、花生之類的干果發(fā)給孩子。這一天男女都不干活。
初二日,開始走親訪友。初五日,俗稱"破五"。"破"者,拜年結(jié)束之意。據(jù)傳說,這一天是"五谷"的生日,中午要吃餃子,各種面粉都摻一點,以五谷慶"五谷神"的生日,祈來年五谷豐登。
元霄節(jié)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為元霄節(jié),亦稱"燈節(jié)"。和春節(jié)一樣,中午吃餃子,晚上各家門前散放各種燈盞(舊時多用黍面做成),有刺猾猥、狗、雞、蛇、鴨等多種樣式,水缸里、鍋臺上、糧囤里、井旁、雞窩等地方都要放燈盞(后來用臘燭代替)。兒童們手提各種各樣的燈籠,互相觀賞。富有人家買些煙火,在大街燃放。士女也四出觀賞燈盞和煙火。各種游藝節(jié)目也走向街頭,進行表演,熱鬧非凡。1983年后,政府很重視群眾藝術(shù)的復興和發(fā)展,每逢正月十五、十六日有組織地舉辦民間藝術(shù)節(jié)目表演,在縣城五四路舉辦大規(guī)模燈會,搭彩門、放煙火、打禮花,人山人海,盛況非凡。
十六日早晨,起五更"游百名"。男女老少四處出動,見廟宇、水井、大樹等,都要圍著轉(zhuǎn)一圈,叩個頭,謂之清殃除病。接著,到十字路口,許多人圍在一起,烤火消災。最后到野地去拔豆茬,邊拔邊說:"正月十六拔豆茬,金子銀子往家爬"。拾柴禾、折柏枝,拿回家里,放到鍋臺上,謂之招財進寶,然后吃餃子,娛樂一天,表示年節(jié)全部結(jié)束。
二月二 農(nóng)歷二月初二謂之"龍?zhí)ь^"。驚墊已過,墊蟲始振,家家在場里、院內(nèi)用草木灰"圍倉",期望當年"五谷豐登"。房子周圍也用灰圍起來,防止五毒出洞。這一天家家吃粘糕,地主要請佃戶吃或做好粘糕送給佃戶,說是吃了粘糕犁地不打犁鏵。解放后已廢除。
清明節(jié) 也稱寒食節(jié),又為閉鬼節(jié)。早飯后,上墳掃墓燒紙錢。建國后,干部、職工、學生,拜掃烈士陵基,緬懷革命先烈,已成為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教育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稱端午節(jié)。早晨各家門前插艾,表示驅(qū)邪,紀念屈原之意。人們多食棕子,現(xiàn)在仍有食棕子習慣,多數(shù)以改善生活代替。
六月初一 俗稱"小年下"。麥收夏種完畢,部分水果已摘收,用改善生活慶賀豐收。初二,婦女開始走娘家探親,俗謂"送饅頭籃子"。
中秋節(jié)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謂中秋節(jié)。城鄉(xiāng)人民相當重視,節(jié)前,親友間饋贈月餅、燒雞、瓜果、酒肉等。晚上用月餅、瓜果、毛豆角等食品獻給月亮,謂之圓月。圓月后,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餅、毛豆和水果,謂之賞月。
十月初一 傳謂寒衣節(jié),亦稱"放鬼日",人們要到墳上燒紙送錢。
冬至 俗稱交九,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冬至開始"數(shù)九",家家吃餃子,有"不吃餃子要凍壞耳朵"之說。
臘八 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人們習慣用黍米、棗、豆等熬粥,稱為臘八粥。有的用刀砍破棗樹皮,把棗米抹在刀口上,祝曰:"吃了臘八飯、結(jié)棗連成串,"期望來年棗子豐收。
祭灶 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打掃廚房,祭灶君。是日,各家用高粱秸扎制一小馬,谷秸為草,麥麩為料,以備灶君騎馬升天。晚飯后,于灶前供"祭灶糖",燃燭焚香,鳴放鞭炮。同時,用"祭灶糖"粘在灶君嘴上,然后將灶君的畫像從墻上揭下來,與扎馬一起焚燒,并向灶君禱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到十二月三十日再貼上灶君新畫像,以待初一五更下界歸位,故多以"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來"為灶君對聯(lián)。此俗,建國后漸廢,大掃除之習仍存。自當天起,洗刷灶具,打掃房間,蒸饃,煮肉,制作春節(jié)用的各種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