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200多年前的秦代,被稱作塞人和呼揭部落就在這里游牧。今縣境及附近一帶屬塞人和呼揭等部的游牧地,當時皆屬于匈奴。西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漢朝在烏壘(今輪臺縣)設置西域都護府,今額敏轄境正式納入漢朝版圖。漢、晉、南北朝時代,烏孫、柔然、高車先后在這里建立勢力范圍進行游牧。西魏至隋代,西突厥汗國建立。唐王朝時期,設瑤池都督府,管轄塔爾巴哈臺一帶,后瑤池都督阿史那賀魯反叛,唐王朝派大將蘇定方平定阿史那賀魯之亂后,在額敏境內(nèi)設匐延都督府,武則天時設北庭都護府,當時額敏曾是草原絲路之重鎮(zhèn),東有通往阿爾泰之大道,北與齋桑接壤,來往商賈,絡繹不絕,曾繁榮一時。
宋朝時代為西遼統(tǒng)治。公元1124年,遼國貴族耶律大石因與天祚帝有矛盾,自立為王,帶兵西走,在土拉河畔的可敦城,會合七州十八部,收集精兵一萬余人,準備恢復失地,復興遼國。公元1125年,金兵大敗遼國,耶律大石覺得在東方與強大的金國相斗,難于支持,1130年率部躍馬橫刀進行西遷,來到也迷里(額敏)河流域,看到這一帶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就在這里修筑城池,游牧耕作,休養(yǎng)生息,建都葉密里城。此為塔額盆地農(nóng)業(yè)的肇始。此后,耶律大石以契丹人為中堅,秣馬厲兵,征服中亞及東歐各國,在天山南北及中亞一帶建立政權—西遼王朝,稱哈喇契丹,自號“天佑皇帝”,又采突厥稱號噶爾汗(即眾汗之汗之意)。該政權維持90多年,其聲勢遠播里海以外,以至于今日俄羅斯和中亞各族語匯中仍把中國人稱作“克塔依”(即黑契丹之轉(zhuǎn)音)。
十三世紀初,蒙古人鐵木真征服各部落,建立統(tǒng)一的蒙古汗國。1218年,成吉思汗滅掉西遼,蒙古勢力更加強大,擴展到天山南北及中亞細亞。1219年,成吉思汗率20萬大軍西征,五年間,橫掃亞歐兩洲,直到東歐和伊朗北部,打敗了俄羅斯,兵鋒到波蘭、匈牙利,滅木剌夷(今伊朗)、下報達(今巴格達),占領西南亞。蒙古西征的勝利,建立了四大汗國。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諸子,長子術赤的領地西至多瑙河下游,東到額爾齊斯河,南到高加索、北至前蘇聯(lián)的保加爾。次子察合臺領地為天山及中亞一帶。三子窩闊臺占領有也密里河流域、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其都城就建在額敏河上游(今也木勒牧場的格生村),以河定名為“也迷里城”,1918年,額敏建縣時,將也迷里改為“額敏”,實為“也迷里”的同音異寫。因該城四方,又被稱作“杰爾都魯布津”,該城建于1225年。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1229年,諸王推舉窩闊臺繼任為蒙古大汗,他本人則去蒙古,在和林建城,定為首都;把他的封地賜給他的兒子貴油汗繼承。1306年該城毀于戰(zhàn)火,繁榮80年。1968年紅星牧場農(nóng)民開渠時,出土了一些物件器皿,如石碗、鐵、瓷罐、銅幣、鷹爪鐵鍋等。也迷里城雖然存在時間不長,但它是出現(xiàn)在額敏歷史上的重要歷史階段之一,現(xiàn)在流傳在民間的蒙古族“江格爾”彈唱就有不少的歌詞真實地記述了當時的歷史事件及歷史背景。
明朝末年,準噶爾部游牧范圍擴展至額爾齊斯河流域。1650年準噶爾部統(tǒng)治額敏時期,在額敏駐防的蒙古軍中特別顧問阿布都拉汗(維吾爾族)率領幾千名官兵,在額敏修筑城墻,底寬8米,上寬可騎馬游城巡視,四角上部平坦,其中東南角高達10米,上部置營帳,稱其為“王爺臺”、“點將臺”。相傳王爺貴族要與吾爾喀夏爾山比高低,象征其地位顯赫高大。位于今縣政府東南直距350米,老城基南側,舊臺基地與古城墻連及一起,八十年代尚存有王爺臺遺址及部分古城墻遺址。九十年代因拓展農(nóng)貿(mào)市場,這個留傳有幾百年的遺址已蕩然無存了。
蒙古族在額敏統(tǒng)治時期長達500多年,因而產(chǎn)生不少的古老地名,如:也迷里城、都魯布津、塔爾巴哈臺、吾爾喀夏爾、吾巴塔肯里根、吐爾滾、庫爾特、烏雪特、莫乎爾臺、多羅臺、吾蘭布喀、格生、阿爾夏特等地名一直沿稱至今。
乾隆28年(公元1764年)準噶爾王(蒙古族)達瓦什統(tǒng)治額敏時,經(jīng)常居住在杰勒阿尕什,哈語譯為“得稱”意為達瓦什王居住時的“拴馬樁”,當時,因沒有村落而居住氈房。曾有詩曰“牛羊漫散落日下,家家行帳下幕簾”,當時的蒙古族人可達一萬余人,駐兵有千人。同年,清政府舉兵平息準噶爾王達瓦什所部,額敏蒙軍幾乎全部陣亡,年輕力壯者騎馬趕駝隊奔走他鄉(xiāng),留下來的大都是鰥寡孤獨者,有近千人,全部歸服滿清,并劃編為10蘇木,每個蘇木號稱百戶,而實有30-40戶。第一蘇木喀拉尕什庫熱,第二蘇木上戶鐵克普什,第三蘇木闊鐵什、阿克蘇,第四蘇木瑪熱勒蘇、阿克蘇南部,第五蘇木阿爾夏特,第六蘇木布爾汗德、喀拉蘇,第七蘇木杰勒阿尕什、喀拉薩依、第八蘇木加爾布拉克、都魯布津,第九蘇木霍吉爾特、察合爾庫熱,第十蘇木柯爾克孜庫熱、莫乎臺。同時設10個驛站:烏蘭布魯克、薩爾加克、吾吐、寬德連、托里、加瑪特、薩爾吾勒遜、庫爾特、都魯布津、瑪勒喀什。當時額敏地界東接阿爾泰山,西到塔城,南抵加依爾山烏蘭布魯克,北連塔爾巴哈臺山,設總長,統(tǒng)轄此地,持清室印章。公元1764年初,省政府從盛京(沈陽)所屬的7個城鄉(xiāng)抽調(diào)錫伯族官兵1020人,連同家屬共計3275人,遷伊犁駐防,這支西調(diào)隊伍在額敏縣城西北靠塔爾巴哈臺山腳下過冬,該地因而得名為錫伯特。
公元1766年清兵駐防額敏時,征兵役察哈爾70 名,達斡爾30名,托爾浩特、吾爾、霍什、吾依拉特等部160名,在邊防線修筑五個炮臺:瑪依爾山克孜勒吐孜、巴爾魯克山南部瑪安特、北部阿吾勒也、塔爾巴哈臺山西部吾拉斯臺、東部庫孜溫。
乾隆39年(公元1775年)哈薩克族霍什哈爾拜率其部落由蘇聯(lián)遷入額敏。哈薩克族為乃蠻部落之后代,此次遷入額敏有“重溫故地”之稱,他們從塔爾巴哈臺入境,集結在薩爾也木勒河與當?shù)孛晒抛宓诙K木的春秋牧場隔河相望,霍什哈爾拜部落邀請蒙古族派代表過河商洽,雙方約定以河為界的協(xié)議,次年喬臺·買買提克部落派代表到霍什哈爾拜部落,要求來額敏放牧,因3人是一母同胞,血緣所至,無用多求,霍什哈爾拜就劃玉什哈拉蘇、海航、達因蘇、巴依木扎為喬臺部落牧地;塔爾巴哈臺山西部為買買提克部落牧地。公元1786年克再依部落勢大人多,向東擴張,與額敏蒙古人的利益發(fā)生沖突,導致蒙哈之間爭奪土地之戰(zhàn),戰(zhàn)事頗為激烈。民間流傳較大的戰(zhàn)事有兩次。其一是在巴爾魯克庫熱南部,戰(zhàn)事連續(xù)10日,蒙古頭目戰(zhàn)死,克再依部落敗退巴爾魯克山深居,人們把死者埋在額敏河北岸,稱為“五疙瘩”
其二,在庫爾特、吾舍特等地晝夜激戰(zhàn),蒙古族傷亡極大,有位頭目被迫隱避在吾爾喀夏爾山喀拉伙依懸崖處長達5年,蒙古族部落大部分被迫遷往阿爾泰山附近??嗽僖啦柯涑脵C擴充地盤,從加依爾、瑪依爾、庫爾特等地擴展到吾爾喀夏爾山南麓。蒙古族人得到開列瓦克部落頭目(察哈臺汗王六世闊科臺)幫助,修養(yǎng)生息十二年后,派出騎兵500名一同西進額敏,連續(xù)進攻,克再依部落抵擋不住,退向西南伊犁定居。此戰(zhàn)開列瓦克部落傷亡較大,要求劃地修養(yǎng),分得克再依部落所占領域(今托里全境及巴爾魯克山南部)。蒙哈部落間土地爭奪在額敏持續(xù)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直到公元19世紀末才基本上平息安定。
公元1769年,清政府從南疆遷來維吾爾族百余人來額敏定居,墾田開荒。1777年,清政府調(diào)遣167名察哈爾蒙古士兵到塔爾巴哈臺充實邊防哨所,后被安置在今額敏境內(nèi)的霍吉爾特屯墾。
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從迪化(今烏魯木齊)、伊犁等地有一批漢族人來到額敏環(huán)城墻建造民房定居,開發(fā)巷道,故名“漢人巷”,這些人多數(shù)經(jīng)商,少數(shù)耕作務農(nóng),后逐步形成村落。
公元1865年,甘肅、寧夏的回族部分西遷,其中有一些集結在額敏庫爾特、老風口一帶修建民房居住,次年又向縣城東北遷移到薩爾也木勒河上游兩岸定居耕種,并興修了阿不都拉托尕木支渠灌溉農(nóng)田。
同治13年(公元1874年)清朝欽差大臣滿族將軍熙彥博從福海帶兵500名來到額敏駐防,并將其一部分漢族士兵百余人安置屯田,劃上等好地,并命名為上戶,即上等戶籍之意。各民族和睦相處,出現(xiàn)了“漢人耕種,民人畜牧,民得安居樂業(yè)”的景象,并在額敏區(qū)域?qū)嵭形釒鞝柵_(千戶)政區(qū),立闊科臺之子克孜為千戶長,所轄開列、瓦克兩大部落(現(xiàn)托里縣全境)?;羰补柊?、喬臺、買買提克3個部落所轄塔爾巴哈臺牧區(qū),千戶長由各部落頭目輪流擔任,立馬旦為千戶長,所轄原10個蒙族蘇木舊地。吾爾喀夏爾山牧區(qū),漢族設上戶農(nóng)官、城區(qū)農(nóng)官,城鎮(zhèn)設街長。同治十七年,從喀什來的維吾爾族在額敏城區(qū)經(jīng)商,居住集中,攤販較多,故名“維店巷”。
公元1918年,新疆都督楊增新上書北京政府,經(jīng)北京政府批準,在塔城縣額敏河上游增設縣治,當時為三等縣。(駐地在現(xiàn)額敏鎮(zhèn)老街路,今縣黨校)。以額敏河定名為額敏縣,吳業(yè)芳任首任知事,新疆都督楊增新指示吳業(yè)芳招戶開荒??h境北至塔爾巴哈臺,南抵烏蘇,西鄰塔城,東接和什托洛蓋,面積為29629平方公里。設農(nóng)官、鄉(xiāng)官,城鎮(zhèn)設商總、街長等職,當時設3個千戶區(qū),設千戶長、百戶長、五十戶長、十戶長,全縣各級官員123人。
公元1920年,沙俄白衛(wèi)軍將領巴奇赤率領敗兵1萬1千多人、馬9千余匹,竄入塔城,隨同入境的還有6千多“難民”。塔城當局將其安置在額敏縣達因蘇、烏什水、錫伯特等地,并發(fā)給一些糧食以維持生活。1921年,以諾維科夫為首的2000余名沙俄白衛(wèi)軍不聽我中國邊卡工作人員的阻攔,攜械進入我邊境,同駐額敏的巴奇赤部會合,兵力達13000多人,他們公開宣稱準備進犯烏蘇,進而攻打迪化,5月下旬,蘇俄紅軍在征得新疆省政府的準許后,經(jīng)巴克圖卡哨入境,直驅(qū)額敏,在新疆軍隊和各族人民的配合下,追剿這股白衛(wèi)軍,白衛(wèi)軍潰敗,逃往科布多。
1923年,蘇聯(lián)十月革命后,對蘇境哈薩克部落頭目的財產(chǎn)進行沒收,宗教信仰被剝奪,少數(shù)部落頭目帶領部落中的部分人遷移到額敏,被安置游牧。
1933年10月,額敏哈薩克族總管唐古特、千戶長哈木扎等人,在馬赫英叛亂時,曾經(jīng)援助過馬赫英部,害怕盛世才政府報復,準備帶領各自轄區(qū)的全部牧民和牲畜逃往阿山。當時任阿山宣慰使的包爾漢,為安定塔城區(qū)內(nèi)哈薩克族人民的情緒,穩(wěn)定局勢,親自到額敏勸阻,并代表政府答應解決他們提出的各項問題,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哈薩克牧民東徙事件的發(fā)生。
1945年7月29日,伊犁、塔城、阿爾泰三區(qū)軍隊在瑪依勒游擊隊的配合下,攻克額敏縣城,成立三區(qū)革命額敏縣政府,結束了國民黨在額敏縣的統(tǒng)治。額敏縣政府隸屬于塔城專區(qū)行政公署。1947年設立10個區(qū),每區(qū)設千戶長1名。
1949年9月25日,國民黨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接受共產(chǎn)黨提出的和平解放條款,率領國民黨軍政人員通電起義,新疆和平解放。從此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