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陜?nèi)撕芎每?,講義氣,常說:“禮多人不怪”、“伸手不打上門客”、“三句好話暖人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等等。外來人普遍評(píng)價(jià):“寧陜?nèi)撕竦馈?rdquo;
見面禮:熟人或久別重逢,先問:“您健旺吧?!”答:“操心問,還好”。即是平輩,也這樣問候。
走路,要把客人讓在前邊,以示尊敬。如是懸崖險(xiǎn)道,則把客人讓在后邊,還特別聲明:您路不熟,我引路。邊走邊招呼:“走好哇!”“過細(xì)呀!”窄路相逢,即是互不相識(shí),也老早站在路外或路邊,側(cè)身禮讓對方先行。
熟人過路,總要招呼:“到屋坐!”生人過路,也招呼:“歇一會(huì)走。”有的趕路人走渴了,進(jìn)屋要水喝,主人趕快燒開水。冬天烤火,要把客人讓在避風(fēng)、無煙的方向。即是火塘有火也要再加幾根柴,以示尊敬。
待客:有事或串門子來的客人,除端茶遞煙外,還要拿“吃貨”(果品、熟食之類)招待。水果成熟季節(jié),還送上一戳瓢桃杏之類的果品;秋收時(shí)節(jié),送上一個(gè)燒苞谷,一戳瓢核桃,一個(gè)棒槌,讓你自槌、自剝,吃核桃,咽燒苞谷,別有香味。登門之客,只要沒有急事,就硬要留你吃飯,并請入“首席”,或比較舒適的位置。桌子上的好菜,要放在客人面前,邊吃邊催客人“拈菜!”要是吃肉,客人越吃得多,主人越高興。
素不相識(shí)的過路客人,遇上吃飯,主人也趕快舀好飯,讓到桌子上來。行路人走餓了,進(jìn)屋叫聲伯娘或嫂子,說是“找頓飯吃”,主人也毫不推辭,填火做飯。吃畢,給錢給物,怎么都不要,有時(shí)還生氣說:“出門人,又沒背鍋灶,吃飯哪個(gè)興給錢!”臨走,客人說聲“破費(fèi)了”,或說“道謝飯羅!”主人便滿臉堆笑地說:“便飯,你沒吃好!”“過細(xì)喲!慢慢走啊!”
請春客:解放前過春節(jié),一是要玩好,二是要吃好。所以,用這個(gè)機(jī)會(huì),親友鄰舍,互請吃飯,叫“請春客”。你請我,我請你,吃了個(gè)“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叫做“磨盤席”。
春客,分兩步招待:第一步擺茶食,在客室就地安一小桌,擺上各種糕點(diǎn)糖果,少則四盤,多的擺十余盤,每人一杯茶,一邊吃,——邊“打廣子”(相互說些共同關(guān)心和感興趣的話)。隔一會(huì),便是湯圓、甜酒,每人只一碗。第二步,開正席,以豐盛筵席款待來客。
安席:堂屋安席,家神前的一桌,謂首席,靠家抖一方是“上席”;兩側(cè)安席,右邊的謂首,各依其靠墻的方位為“上席”;客房、書室安席,則以靠窗戶的一方為“上席”。凡屬“上席”,或由主人,或由“支客”指定入座,坐“,上席”的人,或是輩分高,或是社會(huì)地位高,或是招待的主要對象,不能亂安,安錯(cuò)了就會(huì)得罪客人。
行酒令:筵席上,酒過三巡,便行酒令,打“通關(guān)”。酒令通常有五種形式:劃拳、猜寶、打杠子、大壓小、猜數(shù)。
饋贈(zèng):親族好友,常來常往,俗話說:“面越搟越薄,親戚越走越親”。寧陜?nèi)顺R曰ハ囵佡?zèng)來密切交往。
嘗新:誰家的蔬菜出來的早,送給親友一碗“嘗新”。新苞谷比別人出來早,頭一頓吃“漿巴”,左鄰右舍各送一碗。
送稀奇:近些年交通方便了,誰家從外地買回稀奇小吃、小巧玩具等,贈(zèng)給親友賞識(shí)。
送應(yīng)景物:如臘月八送“臘八粥”,正月十五送“湯圓”,端陽節(jié)送“粽子”,中秋節(jié)送“月餅”。壽誕送壽面、壽桃,男壽送“壽星”,女壽送“麻姑獻(xiàn)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