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準標準
1997年根據(jù)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414-008
沙格是突尼斯的首府所在地,位于突尼斯西南約106公里處,占地總面積達70公頃,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紀末,或者更早一些,歷經了17個世紀的生活。遺址包括一組氣質恢弘的建筑群,展現(xiàn)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奇妙組合:努米底亞文化、古迦太基文化、希臘文化以及羅馬文化等。其實,沙格遺址保存了古代城市各個組成部分的遺跡,是當?shù)爻鞘凶詈玫姆独?,從中能夠獲取城市考證最為翔實的資料,其城市設計風格是采用了羅馬城鎮(zhèn)最初的設計原型。
早在1631年,源于西班牙的普羅旺斯人托馬斯·達爾科參觀了沙格。當時的沙格還是一個以農業(yè)為主的小村落,而于18世紀初期,就一躍而為考古遺址,來突尼斯的旅行者頻繁的光顧于此。1881年,法國首先開始了對該地的研究,此后,研究工作取得了穩(wěn)步的進展,發(fā)掘了遺址的三分之一,揭示了數(shù)量巨大、形態(tài)迥異的紀念碑,這些紀念碑是不同地質時期的產物,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世上絕無僅有的,正因如此,沙格成為一處非同凡想的遺址。位于山坡上的沙格劇院是一個巨大的半圓形建筑物。而古鎮(zhèn)的中心,位于劇院的西側,是古羅馬城鎮(zhèn)的競技場,從這兒,人們可以全面的了解沙格悠久的歷史。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這是羅馬人的杰作,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其真正起源更為久遠一些。許多尚存的紀念碑都留下了最初設計以及后來重新設計的烙印。
從中心廣場出發(fā),游人會有許多路線隨意挑選:東側是獨一無二的宗教建筑群,由許多廟宇組成,其中的一個廟宇建立在努米底亞時期居民居住地的廢墟上,配備有小型的宗教式的劇院。該建筑群源于哈德里安大帝統(tǒng)治時期(118-138),由當時居住于該城市中的最為杰出的加比尼家族中的各個成員建造的。與裝飾著白色的鑲嵌式壁畫的較大的公共浴室之間,只隔著一條狹窄的小街道。浴室的修建工作消耗了巨大的勞動力。
廣場的西側,是匿名的異教徒廟宇(由于缺乏明顯的證據(jù),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奴隸市場),與之相毗鄰的是女神宮殿和喀拉凱拉大帝的廟宇。
游人也可以參觀位于城市較低部分的建筑物,這里有許多私人住房遺址,以及整個考古遺址中最重要的一個景點--華麗的利比庫-普尼科陵墓,這些遺址在本世紀初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恢復。
自從1992年以來,該遺址已經被列入國家考古公園的宏偉計劃之中。這項計劃要完成三個主要目標:確保此處非凡的遺址及其自然環(huán)境受到長期的保護;促進科學研究工作在此處順利進行;為該遺址提供必要的裝備設施,使沙格成為主要的文化旅游景點。
評價:
在羅馬合并努米底亞之前,沙格鎮(zhèn)建在一塊能夠俯瞰富饒平原的高地上,是迦太基國家的首都,在羅馬和拜占庭的統(tǒng)治下繁榮起來,但是在伊斯蘭時期又衰落下去。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該處遺址反映了處在帝國邊緣上的羅馬小鎮(zhèn)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