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境內(nèi)明伏、西下素、鉤魚臺等沿唐河兩岸出土的石刀、石斧、陶片及2米以上文化層分析認定,這里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類聚居活動,屬仰韶文化遺址。
公元前2377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日,堯帝放勛誕生于今唐縣堯山(即順平縣之伊祈山),伊祁為姓。公元前2360年,帝堯放勛被封為唐侯,治所陽邑(今固城,一說在長古城),亦稱唐,即在唐縣境內(nèi),稱古唐侯國。公元前2353年其兄帝摯將帝位讓給堯,也是在唐縣舉辦的"禪讓"儀式,并在伏城建都城,后因水
患,由此地赴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執(zhí)帝位。虞舜執(zhí)政后,將堯子丹朱封為唐侯,治所鴻郎城(今洪
城)。
據(jù)《中國歷史地圖集》載:春秋時期,境內(nèi)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水)、中人邑(今都亭)、孤邑(今北高昌,亦稱慶都邑),陽邑(亦稱唐邑,今固城),屬燕地、中山地。
戰(zhàn)國時期,屬趙國,中山國,西北邊界置鴟之塞(亦稱鴻上塞,今倒馬關(guān)之上冠頂。),東北界置慶都邑(今北高昌),趙武靈王時,中山國武公于境內(nèi)筑起西起西大洋,經(jīng)蔡莊,南唐梅,東北達順平、滿城的古中山國長城,唐縣境內(nèi)長達20公里,至今長城走向、殘存石砌墻體、望臺、戰(zhàn)臺等依然清晰可辯。秦屬上谷郡。
西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年)置縣,因古為唐侯國得名唐縣。屬冀州剌史部中山國所轄。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國為中山郡,唐縣屬之。新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唐縣為和親縣。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復(fù)名唐縣,仍屬冀州中山國所轄。魏晉因之。北齊撤消唐縣并入安喜縣(今定州城東南),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復(fù)置唐縣,屬定州博陵郡。唐代屬河北道定州。后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改唐縣為中山縣,后唐同光初復(fù)為唐縣。后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改唐縣為博陵縣,后漢初復(fù)名唐縣。宋屬河北西路中山府。金屬河北西路定州所轄。元代改屬保定路。明代隸屬京師省保定府。清初仍屬保定府所轄。
民國初沿清制,民國2年(1913年)撤銷府級建置,唐縣屬直隸省范陽觀察使所轄。民國3年(1914年)范陽道改稱保定道轄唐縣。民國17年(1928年)6月28日,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唐縣屬河北省直轄。民國26年3月唐縣屬河北省第一督察區(qū)所轄,是年"七七"事變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9月18日國民黨唐縣政府逃亡于西安,唐縣城被日本侵略軍占領(lǐng)。
民國26年(1937年)11月,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晉察冀邊區(qū)開赴唐縣抗日。中旬在北店頭村建立了唐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西區(qū)所轄。民國28年(1939年),先屬冀西二專區(qū),后屬四專區(qū)。民國31年(1942年)改屬北岳區(qū)四專區(qū)。民國33年(1944年)改屬北岳區(qū)三專區(qū)。民國34年(1945年)改屬冀晉三專區(qū),是年9月3日,日本侵略軍撤出唐縣城,縣城解放,唐縣抗日民主政府遷駐唐縣城。民國35年(1946年)2月,唐縣屬冀晉行政公署所轄。
民國35年(1946年)2月21日,逃亡的國民黨唐縣政府人員返回王京村(京漢鐵路清風(fēng)店火車站),建立唐縣政府,妄圖接收勝利果實。民國36年(1947年)1月19日,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徹底打垮,至此唐縣境內(nèi)全部解放。是年唐縣屬晉察冀北岳區(qū)五專區(qū)所轄。民國37年(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唐縣屬五專區(qū)。民國38年(1949年)1月改屬察哈爾省易水專區(qū)。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唐縣屬保定專區(qū)所轄,一直到1990年底,或稱保定專區(qū),或稱保定市,或稱保定地區(qū),唐縣依然屬之。